•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公众号

御笔聚焦南宋王朝 领袖中国嘉德2017春拍

  宋高宗等 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笔 手卷 水墨绢本

  尺寸:

  (一)24 × 24.5 cm (二)25 × 26 cm

  (三)24.5 × 24.5 cm (四)25 × 21.5 cm

  引首:王福庵(1880-1960)题:奎章睿藻。王禔。钤印:琅琊、杭州王禔福厂父印信

  外盒:南宋四朝宸翰集锦卷。无上至宝希世奇珍,潘氏海山仙馆秘笈。

  签条:南宋四朝宸翰集锦卷。天香书屋宝笈。古吴冯念蘐书时年□十有四。 钤印:念蘐

  说明:

  1.《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笔》集南宋诸帝所书团扇和斗方四幅,第一幅题为宋高宗《御笔草书七绝》;第二幅题为宋孝宗《御笔楷书七绝》;第三幅题为宋光宗《御笔行楷书联句》;第四幅题为宋宁宗《御笔行书联句》。每幅均有翁方纲对题,考证精详。卷首王禔题:“奎章睿藻”。卷尾叶恭绰、程琦题跋,潘延龄、程琦递藏,累见著录,流传有绪。

  2.本卷一、三、四幅,即翁方纲定为高宗、光宗、宁宗之三件书法,著录于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南宋帝后题书画与院画”一章中。对第一幅高宗书迹,徐邦达论证为其所见高宗存世作品十件真迹之一。而第三幅光宗、第四幅宁宗,徐邦达则归至理宗名下。此三件书法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宋高宗《草书天山七绝纨扇》和宋理宗《行楷书潮声联句纨扇》,笔法结构均一致。

  3.本卷曾经晚清广东藏家伍元蕙、潘延龄、近代旅日藏家程琦收藏,尝刻入潘仕成《海山仙馆法帖》。其中第一幅高宗御笔,其上有“明安国玩”白文椭圆印,可知是明中期无锡安国曾藏之物。安国为一代巨富,所藏宋元名迹多且精,是中国鉴藏史上之巨眼。第四幅《御笔行书云日联句》其上钤有耿昭忠、耿嘉祚父子藏印。今世流传之宋元名迹,其上每有耿氏藏印。

  4.据1978年大阪美术馆展览图录,此《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笔》为日本藤井有邻馆旧藏。

  著录:

  1. 第四幅著录于(清)端方《壬寅消夏录》。

  2.第一、三、四幅著录于徐邦达《古书画伪讹考辨》(下卷),第199、205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

  3.容庚《丛帖目》第二册卷九“海山仙馆藏真十六卷”第717页,台湾华正书局,1984。

  出版:

  1.第一幅高宗御笔出版于《宋元の美术》,日本大阪美术馆,1978年。

  2.《敏行与迪哲:宋元书画私藏集萃》,第40至45页,上海世纪出版社,2016年版。

  展览:

  1.“中国美术展·宋元の美术”,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1978年。

  2.“敏行与迪哲——宋元书画私藏特展”,上海龙美术馆,2016年10月。

  “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

  ——严复

  “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

  ——王国维

  南宋是中国南北经济重心转移后,第一个立国江南的王朝。其农耕进步,商业繁荣,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物质与精神都极大丰富。对外贸易所形成的海上丝路,取代陆路缔造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新纪元,形成近八百年由江南领导中国文化发展的模式。由于皇室倡导、重视文化,南宋的艺术和哲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皇室喜好翰墨,重视文艺修养,以此宣扬传统道德文化,维系伦理道统,重建理想的政治社会秩序。南宋诸帝才华卓绝,自高宗起,孝宗、光宗、宁宗至理宗,几乎代代能书,且书法造诣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中国嘉德今春即将隆重登场的《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笔》,聚焦“南宋王朝”这一历史上最具艺术气息的帝王群体,将高宗以来南宋诸帝宸翰次第呈现。

外盒(左图) 包首(右图)

  《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笔》手卷集南宋诸帝所书团扇和斗方四幅,题:宋高宗《御笔草书七绝》、宋孝宗《御笔楷书七绝》、宋光宗《御笔行楷书联句》、宋宁宗《御笔行书联句》。每幅均有翁方纲对题,考证精详。卷首王福厂题:“奎章睿藻”。卷尾叶恭绰、程琦题跋。潘延龄、程琦递藏,尝刻入潘氏《海山仙馆法帖》,上世纪七十年代为日本藤井有邻馆收藏,累见著录,流传有绪。

  后纸:

  1.叶恭绰:此南宋御书扇面,向为吾粤潘、伍诸家所藏。第一幅乃德寿宫暮年笔,已臻浑穆之境。最精彩为第三幅,依余所考,盖宁宗所书,非光宗笔也。德化蔡氏藏宋宁宗己未所书扇面“浅沙平有路,流水漫无声”十字,笔法韵味以至尺寸 与此同,可以为证。又粤东何氏田溪书屋所藏南宋御书扇面,有“潮声当昼起,山翠近南深”十字一扇,亦同为宁宗作,并且亦曾经潘氏收藏,是应与此四扇由合而分,无从悬断,如能为延津之合亦佳事也。中华民国廿五年(1936)秋日,番禹叶恭绰获观因题。

  2.程琦:此南宋四朝宸翰,卷首尾四幅尝刻入潘氏海山仙馆法帖,累见著录,流传有绪。千百年来,收藏得地未遭毁损,亦异数也。综观四帝法书,多承晋唐遗规,不脱家庭矩范,古茂中寓秀劲流丽而又端严,恢恢乎帝王之度也。至于龙章绚烂玺印灿然,并经翁苏斋学士考证精详,信为稀世之宝。论者谓南宋诸帝承凋敝之余,值国事机陧河山破碎半壁仅存敌患当前方兴未艾,马钦山之一角河山尚多感慨,为上者宜如何朝乾夕惕、励精图治,以复祖宗百世之基业,以雪二帝蒙尘之奇耻,乃不此之是图而耽于晏安,纵情翰墨浸至阘茸以亡为世诟病。今展视遗翰,奎章睿藻,精采照人,以艺事而言固亦卓然千古者已。岁在游兆困敦(1996)中秋节,临河程琦伯奋父识于远香小榭,时澍雨初过,林木窅秀,令人心旷神怡胸襟豁然,爰烹新茗用端州古砚濡笔记此。 钤印:程琦私印、程氏伯奋

宋宁宗御笔行书联句 翁方纲对题 《海山仙馆藏真》拓本

宋光宗御笔行楷书联句 翁方纲对题 《海山仙馆藏真》拓本

海山仙馆旧照

  本卷第一幅宋高宗《御笔草书七绝》纨扇书写黄庭坚《戏答王观复酴醾菊》:“谁将陶令黄金菊,幻作酴醾白玉花。小草真诚有风味,东园添我老生涯。”笔法精熟,书风承袭自二王,典雅圆融中复得潇洒飘扬之逸韵。幅上有“明安国玩”白文椭圆印,可知是明中期无锡安国曾藏之物。安国为一代巨富,所藏宋元名迹多且精,是中国鉴藏史上之巨眼。徐邦达先生《古书画伪讹考辩》中将此幅《御笔草书七绝》评为其“所见高宗存世作品十件真迹之一”。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1978年出版之《宋元の美术》书中曾有影印。

  签条:宋高宗御笔草书七绝。

  释文:谁将陶令黄金菊,幻作酴醾白玉花。小草真成有风味,东园添我老生涯。

  题跋:翁方纲题跋:汪砢玉《珊瑚网》云:“刘松年着色团扇,宋高宗对题,有‘明安国玩’四字印。”按印可与此幅相证也。然松年淳熙时始为画院学生,高宗安得题之。此砢玉误以为高宗尔。附寄于此。方纲。

  鉴藏印:明安国玩、健庵眼福、伍元蕙俪荃氏、方上同心、陈定、临河程琦收藏金石书画之印、程氏伯奋

  本卷第二幅宋孝宗《御笔楷书七绝》纨扇:“只因青帝苦多情,偏向仙曹系姓名。王母赐伊丹一粒,花中独自得长生。”这种与道教相关涉的诗题内容在南宋皇室书法中并不少见。此幅书写规行矩步,正是孝宗这位沉稳自律皇帝之心迹。从中亦可见与高宗书风契合之处。《书史会要》称孝宗书风“有家庭法度”,所言不虚。

  签条:宋孝宗御笔楷书七绝。

  释文:只因青帝苦多情,偏向仙曹系姓名。王母赐伊丹一粒,花中独自得长生。

  题跋:翁方纲题跋:宋画院团扇写生对题之幅,右下近边处半印尚略可见。

  鉴藏印:曾藏潘健庵处、伍元蕙俪荃氏、程琦私印、可庵所得铭心绝品

  本卷第三幅宋光宗《御笔行楷书联句》纨扇:“蓼岸飞寒蝶,汀沙戏水禽。” 行间有“御书”二字印。翁方纲对题中称:“以所见宋南渡诸帝笔意考之,此盖光宗手书也。” 叶恭绰卷尾题跋称此幅为本卷中最精彩者。

  签条:宋光宗御笔行楷书联句。

  释文:蓼岸飞寒蝶,汀沙戏水禽。

  钤印:御书

  题跋:翁方纲题跋:南宋画院写生团扇对题幅,间有“御书”二字印。以所见宋南渡诸帝笔意考之,此盖光宗手书也。丁丑(1817年)六月,八十五叟方纲。

  鉴藏印:潘健庵图书印、伍元蕙俪荃氏、双宋楼、程琦鉴藏

  本卷第四幅宋宁宗《御笔行书联句》斗方:“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出自北宋诗人陈师道《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幅上左有“御书之宝”,右有“乙卯”二字葫芦印。另有耿昭忠、耿嘉祚父子,及近世伍元蕙、潘延龄、罗天池等人累累藏印。翁方纲题跋中称:“‘乙卯’二字葫芦印,考南宋惟高、孝、宁、理四帝有‘乙卯’”。而根据“御书之宝”、“乙卯”两方印章印泥色泽之区别加以考证,认定“此幅为宋宁宗之笔无疑也”。

  签条:宋宁宗御笔行书联句。

  释文: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钤印:御书之宝、乙卯

  题跋:翁方纲题跋:此幅左有“御书之宝”,右有“乙卯”二字葫芦印,考南宋惟高、孝、宁、理四帝有“乙卯”。高、孝两朝曾见墨迹,与此笔势不类。理宗之“乙卯”在宝佑三年(1255),宁宗则庆元元年(1195年)也。尝考宋诸帝墨迹,亦偶有用中间之干支为印者。然此幅二印,谛审之,则“御书之宝”篆刻,尚较“乙卯”印色泽稍新。盖“乙卯”之印是旧印,偶尔取用者。是则宁宗之庆元乙卯,为即位之初元,取用于对题幅内,颇为近之。此以“乙卯”印之勩睿湮捎。颉耙颐敝捎。湮次怀踉。且源朔文谥饰抟梢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粉丝0 阅读1215 回复0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榜

Powered by 文艺日报 © 2010-2099 cnwhw.com.cn Inc. 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250号 (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601089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