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崇祯王伯子制蚰耳炉 L:16.5cm 本品炉形饱满,简练素雅,端庄沉稳。口沿外撇,左右饰蚰龙耳,圆润肥硕,圈足外撇舒展优美,底部铸出"崇祯辛巳夏睿公王伯子监制"十二字柳叶篆书款,刀法精准,底平字峻,刀笔合一,文气盎然。此蚰龙耳炉,工精铜佳,圆润中不失端庄,双耳实为龙之形状,淡定高妙,光素清雅,素为文人雅士所好。蚰龙耳炉为宣铜炉中最具代表之炉式,正如《宣德鼎彝谱》赞美此式曰:"款制大雅,为诸炉之冠"。 此炉皮色枣红,厚重压手。赏用益佳,古韵风雅。正如赏炉先贤所谓:"宣炉之秒,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而玉毫金栗隐跃于肤里之间,若似冰消之晨,夜光晶莹映彻,迥非他物可以比方也"。 此炉具"崇祯辛巳夏睿公王伯子监制"十二字柳叶篆款。崇祯辛巳为崇祯十四年(1641年),监制者王伯子活跃于明末。万历年间受日本前田藩二代藩主前田利长之邀东渡,居住于金泽"兼六园",前后滞在数年,负责校勘流传于日本的儒家经典,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明末清初十七世纪为铸炉之黄金时期,不乏精美传器,其中王世襄俪松居旧藏之"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冲天耳金片三足炉广为人知,备受藏家推崇。时值盛世,珍宝归途,东瀛秘宝之又一重器回归神州。此炉不仅工艺精良,更具"崇祯辛巳夏睿公王伯子监制"款识,年代确凿,信息丰富,可了解晚明文人雅士制炉赏炉之历史面貌,极为少见,确为可遇而不可求之文房名品。 |
2019-05-07
2019-04-08
2019-02-12
2018-10-11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