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千《仿敦煌南无观世音菩萨》 设色绢本 镜框 1947年 “画人物最重要的是精神。形态是指整个身体,精神是内心的表露。在中国传统人物的画法上,要将感情在脸上含蓄的现出,纔令人看了生内心的共鸣。” 142 x 72.5 cm。 估价:港元 15,000,000 - 20,000,000 敦煌第401窟初唐《持盘菩萨》 《仿敦煌南无观世音菩萨》的蓝本应为敦煌第401窟中的《持盘菩萨》。第401 窟始建于隋,此窟下部,绕窟一周绘有各种姿势的供养菩萨。北壁东端的一身,即此幅蓝本,为初唐时期所作,最具代表性。在基本构图忠实于壁画原作的同时,张大千所用线条设色较原作更为柔细妍丽。张大千作品中,菩萨身材修长,腰肢作微曲之势,头戴火珠宝冠,天衣随身,长裙曳地,右手托玻璃宝珠盘,左手轻轻提起薄纱飘带,双足呈八字形,踩二色莲花上,体态轻盈而神情祥和。菩萨周身装饰极为富丽,戴璎珞耳环,肩饰巾带,风吹仙袂,佩环丁当。张大千用极为熟练的线条表现菩萨柔软的腰肢、纤细的手指,甚至连托起轻纱的姿势也极美。对质地不同、透明度各异的玻璃、薄纱,亦描绘的恰如其分。 张大千 《仿漠高窟北魏人画马》 设色 绢本镜框 1946年 106 x 64.5 cm。 估价:港元 4,000,000 - 5,000,000 敦煌第290窟中心柱东壁北魏《马夫与马》 《仿漠高窟北魏人画马》蓝本为敦煌290窟中心柱东壁壁画,其时代为北魏。此壁画题为驯马图,表现一个头戴毡帽,深目高鼻的胡人马夫正在调教一匹烈马。贺世哲先生研究认为,在莫高窟洞窟中心塔柱中央画马,仅此一幅,可见这匹马的来历非凡,很可能就是史料中记载周武帝赐给李贤的那匹‘中厩马’。张大千画作中略去胡人形象,亦不着背景,只表现白色骏马。骏马通身暗处用淡墨渲染,只在鬃毛、关节处施以白粉,以产生明暗效果。张大千用硃砂、石青、石绿表现马具,色彩妍丽高雅。画作中马蹄硕大,忠实于壁画原作。张大千曾评价,‘北魏喜夸张,画多夸大,西域新疆出良马,北魏画马,多以西域,马蹄较常马大两倍,其夸张与此概。’画中虽无人物,但缰绳紧绷,画外似有马夫控马,因此马匹前蹄腾空,似欲跃起,画的极为生动传神。 迟氏家族1949年于上海合影 据现藏家介绍,两幅张大千作品均购自张大千于上海举办的展览。查阅张大千年表可知,画家曾于1947年5月和1948年5月于上海成都路中国画苑举办展览。1949年后,迟氏家族携作品移居台湾。1967年11月12日,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敦煌艺术文物特展’(《国立历史博物馆馆刊》所列展览列表中包含‘敦煌艺术特展’)。此二幅作品亦被借用参加展览,当时历史博物馆致谢迟氏信函仍由家人保存至今。 国立历史博物馆致谢迟氏借展信函,1967年 李石曾 《书法“业精于勤”》 水墨纸本 镜框 35 x 83 cm。 估价:港元 12,000 -18,000 邹鲁 《书法“日升月恒”》 水墨纸本 镜框 38.4 x 86.4 cm。 估价:港元 8,000 -10,000 钮永建 《书法“经济匡时”》 水墨纸本 镜框 87 x 36 cm。 估价:港元 8,000 -10,000 张继 《书法“以天下为利”》 水墨纸本 镜框 86.5 x 32.7 cm。 估价:港元 8,000 -10,000 |
2019-05-07
2019-04-08
2019-02-12
2018-10-11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