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悲鸿 哀鸣思战斗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以大写意画马闻名于世,他画的马在唐韩幹后千古一人。在马的姿态上,徐悲鸿的马有奔马、立马、侧身马、回头马、饮水马、背身马等多种,可谓姿态各异。徐悲鸿有许多画马名作,其中《哀鸣思战斗》是非常著名的一件。 近些年来,拍场上涌现了数十幅署名徐悲鸿的《哀鸣思战斗》同类题材拍品,不少还以不菲高价成交。如2017年1月,京城某公司迎春拍卖会《立马图》以230万元拍出。2017年2月某公司拍品徐悲鸿《哀鸣思战斗》(1949年),尺幅(85×43),估价180—220万元。2016年秋拍某公司《立马图》,105.8万元成交。2016年秋拍某公司拍品《立马图》,460万元成交。2016年11月《立马图》,408万元成交。2016年春拍《立马图》,287.5万元成交。这六幅拍品都是依据真迹《哀鸣思战斗》衍生出的变体,也可以说是赝品伪作。 某拍卖会上的拍品 徐悲鸿画马有几大突出的特点。首先是强调骨骼,有骨有肉,没有骨感的肯定不是徐悲鸿的真迹。徐悲鸿在法国求学时经常去马场写生,对马的解剖研究极深。他在早年写给刘勃舒的信中曾写到:“学画最好以造化为师,故写马必以马为师,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用过极长时间的功,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徐悲鸿画的马,在马的躯干和头部都可以看到明显的骨骼结构,马腿的关节细节都刻画得十分清晰到位。唐韩幹和北宋李公麟都是画马名家,但在骨骼的描绘上远远无法与徐悲鸿相比。将解剖运用到画马上是徐悲鸿的一大创造。 徐悲鸿致刘勃舒信讲画马 其次,徐悲鸿画马追求明暗和体积感,强调焦点透视和高光处理。为了表现马的肌肉,徐悲鸿将西画的光影画法应用到画马上,马的臀部和背部常留有大面积的白,通过明暗来表现马的雄健的肌肉,体积感十足,腿部和马头也都有高光留白处理。这样处理,马的画法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徐悲鸿画马讲究透视,此前历史上画马平面的较多,从左到右;而徐悲鸿画马各种角度都有,常有背身马,马头向里,马臀在后,背向观者,这就需要画出透视的效果,他的《哀鸣思战斗》,正是这样的构图。他画的奔马,感觉要从画里向画外奔出,这样的画法,历史上更是少见。 徐悲鸿 柳马图轴 105×62cm 2011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太湖画派历代名家作品展” 第三,在徐悲鸿以前,中国画历史上画马都是以工笔画为多,如唐代韩幹、北宋李公麟、元代赵孟畹龋径家韵呙琛酌璞硐治鳎源笮匆饣硎甲孕毂琛4笮匆饣矶允榉ǖ囊蠹撸挥懈呱畹氖榉üα图记墒歉疚薹菰Ρ誓模馇∏∫彩切毂璐笮匆饣淼淖罡呱钅庵Γ彩亲钅延谠旒俚牡胤健P毂璨唤鍪且桓鼋艹龅幕遥币彩且晃皇榉遥谇嗄晔逼诎菘涤形Γ榱倮#乇鹗俏罕土ナ椋鹿Ψ蜃疃唷U饬街质樘宥运罄吹拇笮匆饣矸⒒恿撕艽蟮墓πВ挠帽柿Υ笃粒硬磺岣。淼穆掷孟咤倬⒍隙ǎ淼木弊缀吐砦玻荻槎ǔ┝芾欤黄浅桑舛嫉靡嬗谑榉üαΦ母呱睢 |
2019-05-07
2019-04-08
2019-02-12
2018-10-11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