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笔者从省文物研究所获悉,日前正定县开元寺南广场遗址通过考古发掘,首次发现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等7个历史时期的连续文化层叠压,累计出土文物近2000件。8月前,正定县将对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成果进行展示。 据悉,此次考古发现包括晚唐、五代时期城墙防御体系,金元时期开元寺寺庙建筑体系,北宋至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和街道体系等7个历史时期的连续文化层叠压。遗址内自下而上的连续叠压文化地层,生动展现了晚唐、五代、北宋至明清时期正定古城城池逐渐扩建演变过程,完整地保留了正定古城晚唐、五代、北宋、金、元、明、清各个时期城池城墙、民居、街道、开元寺寺庙建筑体系演变的考古证据,可以作为华北地区冀中平原唐宋元明清时期考古地层学的标尺。 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工作的开展,是正定古城保护建设中城市考古的突破性成果,对丰富正定古城的文化内涵、深入发掘正定古城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意义。据省文物研究所专家、正定县开元寺南广场遗址考古队领队陈伟介绍,此次考古发现的遗存无论层位关系、遗迹现象、平面布局、建造工艺,还是出土文物规模,在正定城市考古中均属首次,填补了正定晚唐、五代、北宋至明清时期城市考古的空白。这些考古发现对于认识晚唐、五代时期正定城的城市布局和功能、研究金元时期开元寺寺庙群的建筑布局、了解正定居民在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2019-05-07
2019-04-08
2019-02-12
2018-10-11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