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公众号

“拓境流远——张立辰艺术展暨学生作品提名展”在宁亮相

剪裁.jpg

剪彩

11月11日,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江苏省文联主办,北京紫苑书院、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书协、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江苏省书画院承办的“拓境流远——张立辰艺术展暨学生作品提名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拉开序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包国新,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章剑华等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刘大为.jpg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刘大为

展览展出张立辰先生近年来创作的作品136幅,师从于张先生的35位弟子的作品88幅,集中呈现了张立辰先生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艺术创作成就与美术教育理念。本次展览通过对于张立辰先生及其学生作品的展呈,彰显中国画写意精神在当下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由此使广大受众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加强民族文化自信,感受当代中国画写意性表现风格的艺术成就与文化魅力。

章剑华讲话.jpg

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章剑华讲话

作为著名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享誉当代画坛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立辰先生1939年生于江苏沛县,对于家乡始终怀有浓浓乡情,此次回乡展览,浓缩式的呈现了张立辰先生从艺六十余年来的艺术成就与教育思想。在艺术创作中,他以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情感,实现了由传统笔墨意境向现代笔墨构成的转化,在有效强化写意性笔墨视觉表现力的同时,赋予了大写意花鸟画以高亢昂扬且富于生趣的内在精神,从而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大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一个新的境地。

张立辰.jpg

张立辰先生

张立辰先生的美术创作与教育思想,坚持“传统出新”的思路,延续了20世纪中国画宗师潘天寿先生“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的思想理路,发掘了以笔墨为核心的中国画文化精髓,融通了南北学院教育的思路与优长。他所提出的“笔墨结构”、“两度神化”、“写意精神”、“黑白韬略”等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理念,在当代中国画教学、创作与理论研究中,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文化策略意识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画教育、思维导向、文化策略等诸多方面,引领了当代中国画教育在学院体系中深入发展的方向。

学术论坛.jpg

学术论坛

据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艺术评论家于洋介绍,本次展览的主题“拓境流远”具有多重内涵:一方面,“拓境”意为开疆扩土,出自《后汉书·傅燮传》之“世宗拓境,制置四郡。”唐杜甫《遣怀》诗云:“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拓境”有开拓疆境、拓展境界之义,此处引申为对于传统的开拓与延展。另一方面,“流远”意为传承久远,直意为源头活水可以延续流淌到远方,引申为对于传统的继承、发扬与播散,此处亦含师生共展,中国写意精神源远流长之义。“拓境流远”凸显了当代中国写意艺术的传承弘扬与开拓创新,更彰显了中国画传统内部蕴含的现代性与文化能量。

展览现场

TIM图片20171111130228.jpg

TIM图片20171111130232.jpgTIM图片20171111130235.jpg

TIM图片20171111130239.jpg


前 言

砥砺拓境  其流阔远

 

由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北京紫苑书院、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江苏省书画院承办的“拓境流远——张立辰艺术展暨学生作品提名展”,于2017年深秋时节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拉开序幕。展览通过对张立辰先生及其学生作品的展呈,集中呈现了著名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当代大写意花鸟画的开拓者与代表性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立辰先生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艺术创作成就与美术教育理念,彰显了中国画写意精神在当下传承、发展、创新的多向路径与广阔空间。

这次展览具有丰富而多重的意涵,既是一位画坛大家的新作展,也是师生相聚的汇报展,更是展现学院文脉延展的教学展。张立辰先生对家乡始终怀有浓浓乡情,此次回乡展览凝缩了张立辰先生从艺六十余年来的创作、授业与思考。在艺术创作中,他以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情感,实现了由传统笔墨意境向现代笔墨构成的转化,在有效强化写意性笔墨视觉表现力的同时,赋予了大写意花鸟画高亢昂扬且富于生趣的内在精神。在多年以来的教学历程中,张先生坚持“传统出新”的思路,延续了20世纪中国画宗师潘天寿先生“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的思想理路,发掘了以笔墨为核心的中国画文化精髓,融通了南北学院教育的思路与优长,将现代中国画创作与教学推向宽广、纵深的境界。他所提出的“笔墨结构”、“两度神化”、“写意精神”、“黑白韬略”等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理念,在当代中国画教学、创作与理论研究中,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文化策略意识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画教育、思维导向、文化策略等诸多方面,引领了当代中国画教育在学院体系中深入发展的方向。

与此同时,本次展览提名展出的张立辰先生学生作品,也从一个面向生动而立体地展现了当代中国画学院教学与写意精神的承传演进。从这条画学传承的脉络中,可以看到优秀学生是如何承接师门学脉,并在题材各异、个性不同的创作中实现自身的突破。而这种师学与承变现象,也藉由张立辰先生的教学理念,遥接潘天寿先生的艺术思想,成为潘天寿学派从艺术规律入手而不是从技艺入手的教学理念的验证。

在这一层面上,本次展览的主题“拓境流远”亦呈现出双重意蕴:一方面,“拓境”意为开疆扩土,出自《后汉书•傅燮传》之“世宗拓境,制置四郡。”唐杜甫《遣怀》诗云:“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拓境”有开拓疆境、拓展境界之义,此处引申为对于传统的开拓与延展。另一方面,“流远”意为传承久远,直意为源头活水可以延续流淌到远方,引申为对于传统的发扬与播散,此处亦含师生共展,中国写意精神源远流长之义。“拓境流远”凸显了当代中国写意艺术的传承弘扬与开拓创新,更彰显了中国画传统内部蕴含的现代性与文化能量。

砥砺拓境,其流阔远。葆有对文化传统的自律性进程的自信、对民族艺术未来前景的自信,及对中国画发展策略的自觉,在深研传统的基础上不懈创造,方能为中国本土的艺术文脉供给有机的新鲜血液,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能源,方能在新时代的语境中,为中国当代文化添活力、增高阔。

于洋 (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

张立辰先生肖像.jpg

张立辰作品欣赏

安吉春雨 纵240厘米 横519厘米 宣纸 彩墨 2005—2008年.jpg

安吉春雨 纵240厘米 横519厘米 宣纸 彩墨 2005—2008年

出山不比在山香 纵78.5厘米 横49.5厘米 皮纸 水墨 2012年.jpg

出山不比在山香 纵78.5厘米 横49.5厘米 皮纸 水墨 2012年

东风吹着又一春 纵117厘米 横52厘米 洒金宣 彩墨 2009年.jpg

东风吹着又一春 纵117厘米 横52厘米 洒金宣 彩墨 2009年

妒宫妆 纵34.6厘米 横42.7厘米 宣纸 彩墨 2000年.jpg

妒宫妆 纵34.6厘米 横42.7厘米 宣纸 彩墨 2000年

峨眉云海 纵130.3厘米 横66.5厘米 夹江宣 水墨 1982年.jpg

峨眉云海 纵130.3厘米 横66.5厘米 夹江宣 水墨 1982年

回首故乡 纵242厘米 横518厘米 纸本 水墨 2014年.jpg

回首故乡 纵242厘米 横518厘米 纸本 水墨 2014年

家乡的风 纵132厘米 横66厘米 宣纸 彩墨 1999年.jpg

家乡的风 纵132厘米 横66厘米 宣纸 彩墨 1999年

双栖 纵34厘米 横47厘米 洒金宣 水墨 1993年.jpg

双栖 纵34厘米 横47厘米 洒金宣 水墨 1993年

双鱼图 纵230厘米 横52厘米 洒金宣 水墨 2002年.jpg

双鱼图 纵230厘米 横52厘米 洒金宣 水墨 2002年

岁寒图(笔指合写) 33.3X45cm 1995年.jpg

岁寒图(笔指合写) 33.3X45cm 1995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粉丝0 阅读1099 回复0
上一篇:
全国中小学生电视作文大赛活动启事发布时间:2017-11-02
下一篇:
色彩中华——2017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在宁开幕发布时间:2017-11-16
热门推荐
阅读排行榜

Powered by 文艺日报 © 2010-2099 cnwhw.com.cn Inc. 渝公网安备50011702500250号 ( 工信部备案号:渝ICP备16010892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