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世宗雍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代君主,姓爱新觉罗,名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卒于雍正十三年(1735),是康熙皇帝三十五子中排序的第四位皇子,二十一岁受封为贝勒,三十二岁晋封雍亲王,四十五岁登基,在位十三年,死后追諡宪皇帝,庙号世宗,年号雍正,人们习称他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从登基到死亡传闻不断,留下许多话题,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史学家未有定论,是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他为巩固皇权,打击对手,六亲不认,极为残酷,留下骂名;然而作为统治者,他刚毅果决,勇于革新、勤于理政、肃贪养廉、澄清吏治、扫除颓风、政局稳定、国库充盈,人民负担减轻,上承康熙,下啟乾隆,是奠定“康乾盛世”的关键人物,一位出色的皇帝。 雍正,很多人能从正史里了解到这是一位暴戾凶残的主,又'以勤先天下'著称,更是一个'工作狂'.但穿越剧让我们认识到了另一面的'四爷'雍正:并不刻板,更有男人味,也更懂女人。而历史上的雍正是不是这样的呢?通过历史的点点滴滴可以了解到雍正朝政外丰富的文艺生活。雍正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艺术水准也很高,喜欢绘画书法,也喜欢命人给自己画像。在未登基前,生活丰富多彩,品味高雅,更通达儒、佛、道三教思想。而从后来的行乐图、书法中可以认识到这一点。而在登基后忙于政务,实为罕见的勤政皇帝,唯有艺术文玩才能寄托清闲。 在登基前,各个皇子都在积极争取王储,联络百官,而得宠的雍正一方面身负察审太子党的重任,一方面竟大张旗鼓地交结僧衲,兴办法事。在《雍邸集园居》中,胤禛赋诗道:'千载勋名身外影,百岁荣辱镜中花'.言词之中,雍正将之乔扮成为一位惟愿与山僧野老为伍,清心寡欲的'天下第一闲人'. 青花瓷在雍正时期尽管不是官窑的主流产品,但其质量之精美,花色品种之丰富,艺术水准之高超,都是清代其他各朝所无法比拟的。 从仿烧的青花来看,有的不仅造型神似,尺寸大小一致,而且纹饰色彩描绘逼真,达到了“仿古暗合,与真无二”的程度。雍正仿明代早、中期青花作品,追求形神俱似;仿明代后期青花则比原作更精雅;沿袭康熙青花作品几乎完全一致,如不注明年款,无法区别。雍正仿明代永乐、宣德青花尤其精美,某些方面已经明显超过了永宣的水平,带有雍正朝特征。雍正仿永乐、宣德青花与真品相比较,真品圈足未经打磨,雍正仿品圈足多经过打磨而呈滚圆的泥鳅背状;真品因淘洗不精底部见火石红,雍正仿品淘洗精细底部无火石红;真品胎较厚重,雍正仿品胎较轻薄;真品青花中有分布自然、深入釉底的铁锈斑,雍正仿品青花中无铁锈斑而有重笔点染、分布规则的藏青点;真品青花中可见小笔绘画的痕迹,雍正仿品青花中无此笔痕。雍正仿古瓷不是刻意模仿,而是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模仿,对于古瓷的缺陷,则是利用新的技术去克服。例如,宣德时期的玉壶春瓶是拉坯制作的,雍正时期的玉壶春瓶则是利用模具倒出来的;宣德时期的青料采取的是水洗法提炼青料,铁锈斑无法完全清除,雍正时期对青料采用的是火锻法提炼,可以完全清除青料中的铁锈斑。然而,为了达到宣德青花的效果,工匠没有刻意使用含铁锈的青料,而是在绘画时,在画中使用青料点染,同样可以达到宣德青花的效果,又在青花中不见铁锈斑。 |
2019-05-07
2019-04-08
2019-02-12
2018-10-11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