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悲鸿画马,举世闻名。豪情不让千钟酒,一骑能冲万仍关。《奔马图》沉郁顿挫,苍润峭劲,挥写淋漓痛快。 徐悲鸿(1895-1953)奔马图 局部 徐悲鸿画的马,既没有唐马的雍容,也没有宋马的清俊,“奔马”的氛围是压抑、紧张、急迫的,但情绪亢奋、激昂、砒砺甚至是声嘶力竭的。有焦虑和迷茫,却没有消沉。傲骨嶙峋,冷对惨淡的末世.勇猛顽强,追求光明和理想。微昂的马首沉着坚韧,前奔的雪蹄铿锵有力,其忍辱负重急流勇进之态跃然纸上。郭老赞曰:“豪情不让千钟酒,一骑能冲万仍关。”这是对“奔马”的传神写照,也是雄健国民的精神写照。 局部 《奔马图》徐悲鸿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 局部 在笔墨的运用上,既细致严谨,又粗犷豪放。被风吹拂的鬃毛、马尾以及马的轮廊线多用阔笔,粗笔点浓墨或焦墨挥洒,使马画得既具有整体美,又具有笔墨情趣,而更有特色的是先生所画的马还吸收了传统的没骨技法,却不墨守成规,而是做到了落笔有形,笔到神随,在表现骏马的形象、动感、空灵、意韵上画至化境,通过透视、明暗变化、结构准确而独树一帜。 局部 哪怕是骏马脚下的草,悲鸿先生画得也毫不含糊,那些草细劲而又生动,迎风飘拂,极态尽妍,既没有拘滞之弊,又没有粗细失控之憾。先生的马一向是以黑白水墨为主,他巧妙地留白,只在草地微施藤黄和赭石,却把在伫立在草原上即将奔驰的骏马的形象生动准确地表现了出来。 |
2019-05-07
2019-04-08
2019-02-12
2018-10-11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