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悲鸿作画 2017年嘉德春拍,备受瞩目的“大观-近现代书画珍品之夜”即将聚焦“大家:吞吐大荒一一徐悲鸿的万千气象”,九件展现徐悲鸿各种题材驾驭能力的扛鼎之作,全面呈现了一代宗师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踌躇满志、任重道远与壮心不已。我们将分成几部分陆续放送。 徐悲鸿的作品中,以马为主要题材的动物画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其托物咏志,喜用马抒怀,以此来表达赤子之心,爱国之情。“一洗万古凡马空”,其笔下的“马”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冲天的意态。 徐悲鸿 跃进 设色纸本 立轴 1944年作 104X61cm 说明:吴曾善题本幅。吴曾善,字慈堪,号小钝,江苏元和人。吴郁生之侄。吴郁生(1854-1940),字蔚若,号钝斋,苏州人善诗文、工书法,在北京故宫与同僚潘伯寅、翁同和留有墨迹甚多。 徐悲鸿与廖静文夫妇 画面以经典的对角构图绘一双千里良驹,白马作回顾凝望态,枣红大马作昂首嘶鸣态,前后呼应,步履劲健,风神潇洒,奔腾气势扑面而来。马身浓墨淡墨干墨湿墨交互使用,尤以颈鬃和尾鬃最为传神;又皴擦涂染相辅相成,极为妥切生动;青绿色用于布地,新清别致,意境全出。胜利曙光在前,生活有了新的寄托和依靠,观之可见作者积极阳光的心态,充满爱与希望。 题款 吴郁生乃清光绪丁丑翰林,任军机大臣。戊戌变法后,因是康有为老师,被连累罢黜不能启用,只得鬻字为生。“辛亥后,隐久不出……以族中多贫困无依,乃订润卖字,年终结算所得悉分族中贫者,俾得度岁”。然其在书法、鉴赏领域仍然具有较高的威望,于北京故宫与同僚潘伯寅、翁同和等留有墨迹甚多。其晚年移居青岛,在家乡吴中,请一位姓金的亲戚代为收件,并仍将润金分瞻族人。 吴曾善题款 小钝斋主吴曾善乃吴郁生之侄,亦工书画,精于鉴赏。此件为吴家作为传家之宝,题赠良倩、华儿。在吴家具有特殊意义,意寓“千里神驹”,驰骋千里,腾跃四海八荒,气势宏伟至极。 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奔马》 徐悲鸿 奔马 水墨纸本 镜心 1950年作 61.5X99 cm 题识:一九五〇八月,写人民的毛主席,竟感觉轻松。悲鸿。 作为中立国委员会官员,捷克军事专家弗兰缇塞克•诺瓦克Frantisek Novak(1918-2003)将军1953被派驻朝鲜战场 《奔马》创作于1950年八月。本年六月,朝鲜战争爆发,不久这里就成为了东西两大阵营对抗的前沿。本年4月1日,中央美术学院正式成立,由徐悲鸿担任院长。10月25日,中国人民组成志愿军,为保卫祖国安全、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国侵略进行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战争奠定了今天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在出征之前,新中国美术最高学府掌门人徐悲鸿绘制了这件意寓“一马平川”的《奔马》图。 题款 1953年底,这件有特殊含义的《奔马》图由中国政府作为官方礼物赠予诺瓦克将军,以表彰将军在朝鲜战场军事调停上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1953年7月27日,朝、中、美三方在板门店正式签订《朝鲜军事停战协定》,规定:自协定签订后12小时起,双方完全停止一切敌对行为;以北纬38°附近的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由此线后退两千米,以建立一个非军事区;停止自朝鲜境外进入增援的军事人员和武器;停战协定生效后60天内,双方应将坚持遣返的战俘分批直接遣返,将其余未直接遣返的战俘统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处理;为监督停战协定的实施,建立一个由双方代表联合组成的军事停战委员会和一个由中立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瑞典和瑞士代表组成的监察委员会。最后,各缔约国建议,在停战协定生效后3个月内,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1953年7月27日,朝、中、美三方在板门店正式签订《朝鲜军事停战协定》 为罗寄梅敦煌壮行——《立马》 徐悲鸿 立马 设色纸本 镜心 1943年 110X62 cm 题识:寄梅贤兄将有西北之行,悲鸿写此赠别。癸未春仲,沙坪坝上。 罗寄梅小像 1938年底,罗寄梅随中央通讯社摄影部搬迁至重庆。本年十月张大千的百余幅作品在重庆做展览,以激励国人爱国热忱,这时大千已有了去敦煌的想法,神秘遥远的大漠石窟也深深吸引着罗寄梅,开始做西行拍摄的准备。罗寄梅夫人刘先女士也是名门之后,家族雄于资财,庋藏甚富。 1943年,罗寄梅和夫人刘先在完成了一个月的榆林窟拍摄后,辞别张大千和谢稚柳,前往敦煌莫高窟 徐悲鸿于1943年绘制《立马》,题赠旋将敦煌之行的好友罗寄梅,为其以壮形色。罗寄梅1943年随常书鸿赴敦煌艺术研究院,拍摄敦煌千佛洞,在长达十个月的时间内拍摄了近两万件敦煌资料,是目前所见最早最完备的敦煌摄影资料之一。 罗寄梅所拍摄的莫高窟外景,图中人物为张大千 |
2019-05-07
2019-04-08
2019-02-12
2018-10-11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