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利香港五周年春拍【中国及亚洲现当代艺术专场】曾梵志作品《面具系列1996 No.6》以1.0502亿港元成交 上一周,香港首轮春拍刚刚收槌,拍出5亿多的天价粉钻和继续维持在过亿价位的曾梵志《面具》系列仍然让人们津津乐道。这又让人想起了藤田美术馆专场惊心动魄的那一夜,可以说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相信不少人还在回味那一场里出现的8件过亿拍品,不得不承认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宝。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宗器宝绘 — 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专场陈容《六龙图》,最终以48,967,500美元成交 而对世人而言,每个人的天性中都隐含着对稀世珍宝的好奇、渴望以及热念,否则就不会在真实世界里发生无数关于宝藏的悲欢离合,也不会有大量夺宝电影的锻造存在。以往在博物馆或者美术馆里观赏到它们时,它们都是冷冰冰带着仙气的上神,而它们一旦进入拍场,就如上神降凡热腾腾的人间,有一个这么真实的数字评价系统,甚至在一个衣香鬓影的名利场中开始不见硝烟的战争。 北京保利2016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Ⅰ)】中,傅抱石《云中君和大司命》以2.3亿元成交 而拍场的另一大魅力就是时间的紧迫性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在一个巨大的狩猎场上。拍品是买家们的“猎物”,而买家是拍卖行的“猎物”,这样生态链的背后确实是肾上腺素的极速飙升,因为围观这场“狩猎”也是一种刺激的体验。就算满眼望去几百人,真正有实力举牌和叫价的买家还是少数。所以在一些特别的专场里,买家也会被区分出来,比如今年香港春拍关于粉钻的那一场,只有持金色牌的买家才可以举牌。 2017年4月苏富比香港春拍的“粉红之星”最终以5.53亿港元成交 很多人不知道拍卖师的叫价是有一个很独特的节奏。越是行业翘楚的拍卖师,越是对节奏有一个很好的把控力。不要被他们各有特点的表达方式迷惑了,他们很清晰地知道真买家的位置何在,然后在特别的节奏中一步一步去接近“猎物”。 |
2019-05-07
2019-04-08
2019-02-12
2018-10-11
2018-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