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东阳 李东阳是明代中期数朝重臣,十八岁即中进士,曾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为官有清名直声,反对宦官刘瑾篡权,人称贤相。他擅诗文,幼年即有神童之目,以博学多能领袖文坛数十年。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则是他的书法。他四岁就能写径尺大字,此后他对书法的爱好与研究可称与日俱增。他精篆、隶,行书面目独具,为当时及后世所推重。书风以颜真卿筑基,更参以篆书笔意,中锋使转,尖劲飞动,却别有一种古雅朴茂的高贵气息流衍于字里行间。明人安世凤说他“天资清澈,全不带滓渣以出,”可称知言。清代大书家伊秉绶正是从他的行书中受到启发而自创新格的。 李东阳 草书自作诗 水墨纸本 手卷 画:25×33cm 字:25.5×79.5cm 、25.5×280cm 此《草书自作诗》卷写自作诗数首,书于正德八年(1513),时李东阳六十七岁。以篆书的笔法入行草,减少了提按顿挫的短线变化,圆转清朗,雍容刚健,带着高贵的庙堂气象,虽时有飞翔之笔,而不激不厉,矫健自若。 吴宽 吴宽是明代名臣、诗人、散文家、书法家。成化八年(1472年)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谥号“文定”。其诗深厚醲郁,自成一家,著有《匏庵集》。又擅书法,作书姿润中时出奇崛,虽规模于苏,而多所自得。 吴宽 行书《灯下观白氏集简济之君谦二友》 水墨纸本 立轴 121×51cm 著录:《吴氏书画记》卷三,《吴湖帆文稿》第390页,中国美院出版社,2004年。 吴宽行书自作诗,盖夜读白乐天集而作,复书之索同时在朝为官的乡友王鏊、杨循吉和作。据吴湖帆边跋,他曾见吴宽多次书写过这首诗,可见此诗是匏庵得意之作。吴宽书法宗苏东坡,明人邢侗称其“浓颜厚面,祛去吴习。”比喻甚为确当。此行书《灯下观白氏集简济之君谦二友》轴结字宽博而笔势浑厚,虽纵而敛,似肥而雅,学问与人品皆蕴于纸墨之间。吴宽身居高位而乐于提携后进,乡后学文征明、唐寅、钱同爱等皆得其谆谆教诲而终身感之,从他的字里,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正气及从容安详之气。 吴湖帆题签 本作旧为乾隆时期郭毓圻所藏,上世纪三十年近归之吴湖帆梅景书画秘笈,并经其重装及长题,可见是其喜爱之物。按杨循吉成化二十年中进士后任吏部主事,三年后即辞官归里,故此诗必是吴宽五十以后作,而本诗轴应是其更晚之作。 丰坊 丰坊字存礼,后更名为道人,字人翁,号南昌外史,南禺世史等,嘉靖二年进士,除吏部考功主事,人称丰考功。博学善文,亦善书。名人詹景凤称其“书学极博,五体并能,自魏晋以及国朝靡不兼通,规矩尽从手出,盖工于执笔者也。”王世懋则说他“时出入二王,兼存米颠风致。” 丰坊 草书《感遇三首》 水墨纸本 横批 34×121cm 著录: |
2019-05-07
2019-04-08
2019-02-12
2018-10-11
2018-07-20